正在上課,天空突然暗下來。
“老師,是不是日食?”喬皮奇舉手問,“我爸爸說,當月亮擋住太陽,天空就會變暗。”
“有可能,”老師點頭,“不過天文臺並沒有預報日食呀。”
大家走出教室:呀,太陽果然不見了。
“不對,”喬皮奇撓撓頭說,“日食時,月亮的邊緣仍然能看到陽光。”
是呀,現在的天空黑漆漆的,星星一閃一閃,跟半夜一模一樣。
這個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重視,市長親自召集科學家,討論此事。
“肯定不是日食,”天文學家說,“這時候的月亮,還在地球背面睡大覺呢。”
“那為什麼天黑了?”市長問。
“因為太陽不見了呀,”另一位科學家回答,“地球的光明是太陽帶來的,太陽沒有了,地球自然一片漆黑。”
“太陽為什麼不見了?”
科學家們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誰也不說話。是啊,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好吧,”市長換一種問法,“現在該怎麼辦?”
“應該分兩步,”科學家說話條理清晰,“第一步,尋找太陽;第二步,讓地球自己發光。”
“自己發光?”市長不解,“地球又不是恆星,怎麼發光?”
“別忘了,人類的力量是強大的——加大發電量,讓燈泡發光呀。”
原來是這樣,市長覺得很有道理。
“尋找太陽”的計劃展開了,市長在全市挑選尋找太陽的勇士,喬皮奇的爸爸也入選了。
“爸爸,你可要為我們家爭光啊!”喬皮奇說,“臨走不說點什麼嗎?”
爸爸發表壯烈宣言:“找不到太陽,我們就不回來!”
勇士們出發了,留下來的人則要繼續生存下去。太陽的失蹤,讓白天變成了黑夜;而發電廠的執行,讓黑夜變成了白天——到處燈火通明。人們正常上學、上班,只不過白天、黑夜的區分,靠的是鐘錶。
市長先生對這一切感到滿意,但心裡也有隱隱的憂慮。
“發電廠能工作多久?”他問。
工程師回答:“地球上的燃料,可以供發電廠執行50年。”
50年啊,太陽應該找到了吧?
然而,事情並不象工程師說的那麼樂觀。電廠是可以發電50年,但新的問題來了:食物不能供應50年!地球上的莊稼,都是靠太陽的照耀才生長的;現在沒有太陽,光靠暖棚裡的燈光,它們根本長不好!還有更嚴重的:空氣變得越來越寒冷!
市長又把科學家召集在一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來回答!”喬皮奇混在科學家中舉手,“太陽是地球的光芒之神,地球上的光和熱,都是太陽提供的。現在太陽沒有了,地球就會漸漸冷卻!”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