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村奇遇記

[ 兒童故事 ]

一、迷路

桃花源村,我去過一次,一點不假。

那是讀小學六年級時一個春天的中午,我正在離村莊四五里外的山上放牛。由於貪玩,牛兒突然不見了。“不好!”我暗暗驚叫一聲:“說不準跑到山谷別人家的菜園吃菜去了。要是像上次一樣又被人家逮住牽走,那怎麼辦呢?”

我拔腿向山谷跑去。到了谷底,我抬頭四處張望,除了綠油油的菜地,連個牛影子也不見!我想:大概跑到前山去了吧,便一路往前山尋去,不知找了多久,也不曉得踏遍了幾座山,仍然不見牛兒。

“哎,真倒黴!”我開始著急起來,這才發現口渴了,抬頭看看天空,太陽已往西山落下。我決定先找點水喝再說。走了一段崎嶇山路,就看見對面山頂上有條銀白玉帶似的小溪直奔山下。

我高興地朝對面山上奔去,很快到了小溪邊。清清的流水,一路彎曲,一路歡歌,直奔山腳下。我蹲下身,大口大口地捧著吃,好清涼的水啊,幾口下肚,沁人心脾,一身的汗水轉眼就沒了。

我出於好奇,決定找到小溪的源頭,說不定我的牛就跑那了呢。溪水是從右側山上流來的,我翻過這座山,突然聞到了一陣濃郁的花香,抬頭一看,卻見對面約三百來米的地方有一片廣大的桃林,一樹樹的桃花遮住了陽光,地上也堆滿了一層厚厚的花葉,簡直成了“花床”。一群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鳥們也三隻一群五隻一夥地在樹枝上唱歌,這四月的景色太美了!

我情不自禁在花叢中躺下,一下陶醉了,忘掉了丟失的牛,忘掉了不快。不久,一陣狂風吹來,樹林裡發出了“譁-啦”的響聲,像是誰在喊著口號,又像雄獅怒吼,猛虎嘶叫,大象狂奔。我感到一股寒氣透骨,一陣恐懼,此地不可久留,趕緊爬起身,原路返回,繼續尋牛。

離開了這寂寞的桃林,爬到山頂,但見四處都是起伏的群山,一望無際,我發現這裡很陌生,找不到來的路了。

一個念頭跳入我的腦海:我迷路了!

二、巧遇

正當我左右為難之際,耳邊忽然響起了一個親切的聲音:“這位小朋友,你是哪個地方的?看你焦急的樣子,一定是迷了路啦。”

我抬頭向前面望去,只見不遠處站著一位四十開外的大叔,高高的個兒,穿一身灰色的衣服,笑迷迷地眼睛,眉毛很短,黑黑的鬍鬚像個隸體“一”字,慈祥的臉上有一塊小圓疤。我左看右看他不像壞人,就把看牛、找牛、迷路的全部過程告訴了他。

大叔聽完,笑著說:“莫急,我保你平安回家,至於牛嘛,慢慢尋吧,會幫你找到的。”

我連忙道:“謝謝!”

“不過,要想讓人送你出去,還得有個條件。”他忽然說。

“什麼條件,我一定會答應的。”我迫不急待地說。

“哈哈”,他笑了起來。“今天你既然到了我這兒,倒要請你到我家去做客。”

“這。”我猶豫了一下:“你家在哪兒呢?”

“跟我來!”說著,他便帶著我朝桃花林走去。

走到桃花林盡頭,看見一個石洞,洞口很窄,僅容兩個人並排進去,裡面隱隱約約有光亮。

中年大叔走了進去,我緊緊跟隨在後,生怕又迷路。走了一段路,洞口越來越大,拐彎,便出了石洞。

我朝前方跳望,啊,這是哪裡?

這裡簡直是另外一個世界。看,田間耕種的不都是機器麼?耕地機、播秧機……在田間賓士著,路上的車輛到處都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田邊談論著,電線杆到處分佈著。我真疑心在做夢,到了一個夢幻世界,或者說到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我使勁掐自己的大腿,好疼,顯然這不是在做夢。

中年大叔見我驚異的樣子,說:“小朋友,不要突害怕,看前面就是我的家。”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不遠處有一個大村子,掩映在一片高大的桃樹林裡。中年大叔說,這村子就叫桃花源村,有兩百多戶人家,是桃花源地區最大的村莊。原來,我真的到了桃花源了!

我隨大叔走到村口,果然只見上面有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桃花源村。

三、小客人

關於我到桃花源村的事,成了當日全村的頭條新聞,他們都奔走相告,爭著請我到他們家去做客。

一走村,人們熱情相迎。一個年過八旬、頭髮鬍鬚全白了的老人走到我跟前,拉住我的手,有禮貌地說:“歡迎你啊,小客人!”接著,大家擁著我來到了休息室。

這棟房子和我們村子裡的完全不同,有十來間,每間長十六米,寬八米,高四米。休息室處於下層,中層是村務活動中心,最上層是會議室和娛樂廳。休息室內擺設很整齊,真皮沙發椅,還有彩色電視機、彩色電燈、彩色電風扇。屋子裡有十幾個人在休息。他們見我進來,趕忙站起身,說:“歡迎,歡迎!”說著便叫我坐了,大家坐下。有個青年人趕緊端茶。

剛坐下,一個大哥哥問我:“小客人,你從哪兒來的?叫什麼名字呀?”

我便把放牛迷路一事說了,報上名字:“你們就叫我小龍好了。”

這位大哥哥摸了下我的腦袋道:“哎呀,小龍該你福大,要不是李大叔遇見你,早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大家都笑了。

我們邊喝茶邊談論,漸漸地,我感到沒有一點拘束了。我開始認識了那個青年人,他叫李智光,是村長,而救我的中年人叫李智傑,人稱“李大叔”,是村公所的保衛部長。

這時,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走進來說:“各位叔叔、伯伯們,請小客人去吃飯。”

我驚疑地說:“這麼快?”

“我們這兒早就是按需分配啦,吃的是公共食堂,有專門的做飯機、做菜機,只要一開動,就能取出你所需的飯菜。”李村長得意地介紹。

“你們這兒實行了機械化?”

“是的,我們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農業、工業,全部實現了現代化。晚飯後,我帶你去參觀農田現代化耕種吧。”

李村長說完,帶我來到了隔壁宴會廳。大家一一坐下後,一個哥哥按動電紐,只見左角的兩架機器開動了,他再按動按鈕上的“飯”字,只見白花花的米飯像線條一樣出來了,隨後又按動“菜”、“湯”、“酒”,各種各樣的美食都出來啦,擺滿了一桌。

李村長站起來說:“各位父老鄉親,讓我們為小客人的到來而乾杯!”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三杯!乾杯!”

“叮咚、叮咚”,大家都一一為我斟酒。說是酒,奇怪的是很甜,聞不到酒精味。原來,桃花源人把飲料喚做酒,而且這種飲料營養價值很高,含有長壽基因分子,桃花源人世世代代不喝酒,就喝這種飲料,所以衰老慢,普遍能活到一百零幾歲,六七十歲還像我們那裡四十出頭的中年人。要是我們那裡有這種飲料就好啦。

正想著,一位九十多歲的老爺爺見我遲遲不挾菜,站起身和藹地說:“孩子,這兒就是你的家啊,不要講什麼禮,大口吃吧。”說完,老爺爺立即把一大把菜往我碗裡放。

我連忙攔阻,說:“不敢,不敢!我自己挾。您老也吃吧。”見這裡的人們這樣好客,我也就不講客氣,加之肚子早餓了,就囫圇吞棗般吃起來。

席間,人們總是像看外星人一樣看我,問我:

“小客人,聽說中原搞社會主義建設,天下一片興旺、太平,你能說說嗎?”

“小客人,你講一講你們那包產到戶的情況吧?”

“你們那裡的糧食畝產有幾千斤啊?”

“有大彩電嗎?”

……

我一一作了回答後,問李村長:“大叔,你們桃花源村是不是陶淵明筆下的那個村子啊?”

李村長說:“我不認識陶淵明呢,我們這裡就是桃花源村不假哦。”

傳說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裂局面,統一了中國後,發動老百姓修長城,發動對外戰爭,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許多人忍受不了這種局面,便隱居深山。當時,有一個姓李的大村子,全村二百多人因抗議始皇帝的殘暴,一氣一下,殺了前來徵稅的官兵,連夜走了三百里,在一個周圍百里無人煙的大桃林中隱居下來。他們與外界隔絕聯絡,墾荒伐木,開田闢土,發展農業,舉辦學校,開發礦產,興建工廠,自取村名為桃花源村。到了晉朝,桃花源村被一漁人偶爾發現,他們為了不暴露這個世外桃源,在送漁人離開時候,派人跟蹤,悄悄破了標記,從此無人知曉。兩千年來,桃花源村人世代相傳,如今已經發展到二十多個自然村落,上萬人,早就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人們自由自在地幸福生活在這個世界。

四、參觀

聽了李村長講的這段故事,我詫異極了,“你們為什麼沒被人發現呢?”

他笑著說:“不會的,我們的科技很發達,用雷達把整個桃花源地區遮蔽了,外界人不可能發現的。你能誤闖到這裡,是前世修的緣分吧”。

李村長說完,就帶我去參觀機械化耕作。剛走出門,便遠遠的望見田野裡擺著的一架架的機器。

在一條小溪邊,擺著一個寵大而怪異的東西,經李村長介紹,才知道這個傢伙名叫制肥機,它能夠把廢物變成化肥,為生產作貢獻。我指著制肥機下面的那個“小東西”問:“那是什麼?”。

“那是噴藥器哩,你看它,‘呼——’便吐出一口口的水兒,田裡的‘小鬼’便完了。”陪同我們來的李大叔爭著回答。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忍不住笑了。

李大叔以為我笑他吹牛,就走到噴藥器邊演示。只見他開啟蓋,小溪裡的水就透過進水管到達了噴藥器裡。“咔嚓”一聲,你還會以為是機器斷了呢。那知,聲音剛過,但見農藥像下雨似的向田野裡掃射,又像解放軍叔叔用的機關槍,嘿。真神奇!

“噠噠噠”一聲車鳴聲,使我猛醒。我一看,人們都坐著小汽車來了,看樣子是來勞動的。李村長說:“我們這兒的人勞動是不下田的,只要一按電紐開關,就有機器人幫我們幹活。”

我望了望田間整整齊齊的禾苗問:“你們一年種幾季?”

“我們產量高呢,一年就種一季。”

“產量有多少呢?”

“多則八千斤,少則五千斤。”

“不會吧?難道你們在搞大躍進?”我又驚又疑。

“大叔會騙你嗎,我們這裡的稻種是超級種子,又是機器耕耘,化肥先進,能不高產嗎?”他說:“我們播種有耕地機、播種機,播秧時有播秧機,平時有施肥機、割草機,收割時有收割機、運輸機、曬穀機、加工機,應有盡有,很方便。”

我不由得向田野望去,果然,田頭上,到處停有各種機器,同我們那兒比起來,不知好多少了呢。

此後,我又參觀了發電站、氣象站、電視臺……

最後,我們去了參觀桃花源學校。這裡好氣勢,一排排用水泥築的大樓房,矗立在平坦的地面上,那電線簡直成了蜘蛛網,一共有八棟五層的房屋,其中,有五棟是學習場所,其餘三棟是老師和學生的住房。

時正逢下課時間,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高年級學生正在打球。那球兒飄來飄去,時時從操場上傳來一陣笑聲。

我們走近學校,只見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桃花源學校。聽李叔叔說,這個是桃花源地區唯一的學校,包括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在這裡上課。

這時,一幫學生在女老師的帶領下,笑盈盈迎了過來。女老師見了我,很高興地說:“歡迎你,小客人!”這時,學生們也熱情地叫著:“歡迎,歡迎!”不知是誰首先鼓起了掌,大家跟著熱烈地鼓掌。

我們走進住房,那個的女老師忙著給我們倒開水,整個牆壁都是用石灰刷的,掛著許多圖片,房裡有辦公桌,床、電爐、空調、留聲機、小彩電、電腦……

女老師領我們去三樓三年級教師參觀學生上課。我們走到教室門口,見牆壁上用灰粉著:三年級888班。我們往裡面一望,只見一中年教師把教學器擺在講臺上,那課桌都是機器,學生們整齊地坐著聽講。我被一個長方形的東西吸引住了,透過女老師的介紹,才知道是學生的課本,我真感到很新鮮,哪裡見過這們的課本。

我問了問了本校校長黃瓊老師,才知道這是一種現代化機器,所有課文內容包括作業都在裡面。哦,忘記說了,它還是一個“監察員”呢,例如,如果你抄襲作業或者請別人給你做,那麼機器銀幕上會有四個字:抄襲作業,一旦進入課堂與教學器的電波在空中相撞,教學器便會說出:“XX同學抄襲作業。”上課時,誰的思想開小差、搞小動作,也會遭到電腦曝光。

這種教學電腦真特別,我想,將來長大了,我要成為電腦專家。

桃花源人使用的文字仍舊是保留秦代文字形,與我們現在的文字有很大區別。當地教育部決定準備成立文字改革小組,將這種繁瑣的文字拼音化。

五、尾聲

該回家了,全村的人們都來為我送行。我正與們談著告別話,忽然一個親切的聲音傳來:“小客人,等一下。”多麼熟悉的聲音呵!

我抬頭一看,不正是李大叔麼?他站在綠茵茵草地上朝我揮手示意。我還看到,他左手牽著的是我丟失整整兩天的黃牛。看著他,看著好客的桃花源人,我的感動得熱淚橫流。此時,真不知用哪個形容詞來表達我的心情最合適。

李大叔親切地望著我,說:“小客人,回去吧。不要久待了,回去以後,要常常記起我們呵!”

我抬頭望了望蔚藍的天空,說:“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你們太好了,回去以後,我要告訴全國人民,告訴他們,這兒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一群聰明善良的人們,他們也是黃面板、黑頭髮的中國人!”

(此為筆者13歲時的作品,為保持原著風格,重新整理時只是稍微修改了一些語句)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鋼鐵爸爸
下一篇: 憤怒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