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別動隊

[ 兒童故事 ]

 

  (一)
  在黃河入海口有一塊長著蘆葦的溼地。往年的夏季這裡是波濤連連,呈現出長河落日的美麗景色。今年遇上了罕見的乾旱,溼地的慢慢消退,河床日漸裸露,昔日在蘆葦間嬉戲的鳥類、魚類只好選擇離開。
太陽漸漸西沉,乾燥的空氣中飄來了陣陣霧氣,蘆葦和棉柳舒展開疲倦的身軀。溼地中聚集了許多青蛙,正在討論如何化解這場缺水的危機。
6月發洪水,7月又持續的乾旱,黃河真讓我看不明白!一隻青蛙牢騷滿腹的說。
總不能等到最後一滴水蒸發掉吧。另一隻青蛙對著他們的國王說。
看到大家著急的心情我也難過,再不下雨我們也只好離開黃河三角洲!蛙王勸說蛙群不要驚慌。
蛙群對去留的問題爭吵得很激烈,最後嘗試著請大杜鵑向蒼天求雨。大杜鵑是黃河三角洲狡猾的鳥類,經常騙取青蛙們的蟲子吃,自詡神鳥。
大杜鵑如約飛到了溼地,祭壇上擺滿了青蛙獻上的蝗蟲,大杜鵑每次舉行求雨儀式時要求戒齋兩日,把所有蟲子都給他用來祭天祈禱,結束後大杜鵑就全部據為己有。
求雨儀式完成後,大杜鵑笑著對蛙王說,我已經禱告上天,天帝已經通知龍王,明日辰時群龍降雨。眾青蛙都拜倒在地,感激得要流淚了。
就在大杜鵑求雨的同時,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來了兩名蝗蟲治理站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草地上蝗蟲的數量,只見他們在資料本上快速寫上:10只蝗蟲/㎡。
遠處傳來幾聲公雞打鳴,又是一輪紅日徐徐升起,枯萎的衰草映著陽光,猶如點燃了的火把,嫋嫋的霧氣猶如飄舞的濃煙。青蛙們傻傻的看著蛙王,蛙王顯得也無奈。一隻老青蛙觀察了天空許久後報告,大王,辰時已過,老天爺沒有撒下半點雨花。青蛙們大聲喊“大杜鵑你這隻騙子”。
突然,大杜鵑神情嚴肅的飛到青蛙面前,說是前來傳達天帝的話,眾青蛙又被嚇得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大杜鵑裝模作樣的說,萬物對黃河神靈不敬,過度向黃河索取,眼下黃河即將斷流,河伯將懲罰萬物,海水倒流,黃河三角洲將變成一片鹽鹼地,河床上的魚蝦卵將化成飛蝗吞噬所有綠色!
大杜鵑說完就煽動著翅膀離開了,原本寂靜的黃河三角洲氣氛被炸開了鍋。蛙群陷入恐慌,抱頭準備四處逃散。蛙王果斷的說,大家不要聽信謠言,河伯不會懲罰我們蛙族,捕捉害蟲正是上天賦予我們生存的權利,我將帶領大家找到新的水源地。
眾青蛙一聽大王要帶領他們離開這塊乾旱的三角洲,尋找新的水源倒是個不錯的盼頭,蛙群都打起了精神恢復了秩序,蛙群沿著黃河上游爬去。

  (二)
  蛙群艱難的爬行在黃河的河床上,漫漫的黃沙高高的隆起在河床上,太陽光閃爍著白光刺痛了青蛙的眼睛,是淺淺的水哇12點一過就曬得滾燙,沒有茂密的蘆葦和棉柳遮擋烈日的暴曬。
青蛙們個個拉長了臉,只有蛙王堅信沿著河床一定能發現新的水源地,遷徙的白鷺說過黃河的上游有著豐富的水源,只是到了下游才逐漸消退的。
蛙群來到黃河的一個拐彎處,在一堆石頭的水邊歇息。石頭的周邊是細細軟軟的黃沙,上面踩滿了鳥類的腳印,遠處幾隻烤乾了的魚和螃蟹孤零零的拋灑在沙灘上。
大杜鵑的預言很準確,再不下雨黃河真要斷流了,河伯為何跟青蛙過不去呢?一隻年長的青蛙對蛙王說。
你們真的相信大杜鵑的預言,他是嘴饞騙你們胡編的。突然水中浮出了一塊大石頭,一隻鍋蓋大的烏龜把話接了過來。
聽到你們的談話,忍不住搭上一句。老烏龜笑著說。
是烏龜老爺爺啊?我們蛙群真是打擾你休息了。蛙王禮貌的說。
河伯震怒,魚蝦變身飛蝗,其實都是些傳說。烏龜爺爺爬上水中的青石板繼續說,黃河斷流與中上游人類開荒、灌溉頻繁有關,加上沿岸森林破壞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河床抬升,黃河已經成為一條地上河。
所以黃河水一路不斷滲透到沿岸,而沿岸地下水卻不能流入黃河,遇上乾旱黃河就會斷流。烏龜爺爺揚了揚手,指引青蛙們看看河堤。
那魚蝦化作飛蝗是怎麼回事呢?蛙王顯得很好奇。
烏龜爺爺慈祥的說,就當作美好的傳說吧,沒有誰親眼見過。然後指了指河床上的沙灘說,旱澇交替,久旱必蝗,飛蝗都來自這些裸露乾燥的沙灘。
眾青蛙骨碌著眼睛,天真的盯著烏龜爺爺講故事。烏龜老爺爺最後告訴蛙王,離這不遠有一條小河,沿著小河就能到達一個大水庫。
就在蛙群起身前往水庫時,黃河兩岸的農地中兩名蝗蟲治理站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莊稼上蝗蟲的數量,只見他們在資料本上快速寫上:20只蝗蟲/㎡,一名工作人員說,形勢變得有些不樂觀。
蛙群精氣神足了許多,心中有了目標爬行不再艱難痛苦,他們的心早就飛到水庫了。
突然一群蜥蜴擋在他們前行的路中,一隻羽毛光亮的蝗鳥飛了過來,非常禮貌的對蛙王說,尊敬的青蛙國王,我謹代表蝗鳥首領特地向你問候。
蛙王挺了挺胸膛回禮說,尊貴的蝗鳥先生,蛙類一般不與鳥類來往,不知你有什麼指教?
持續的乾旱會讓我們成為親密的朋友,這一片平原將招致一場蝗災,為了大自然的和諧穩定,你我作為蝗蟲天敵,上天早就有安排,我們註定會成為盟友,以保護好這片希望之綠。蝗鳥指了指兩岸青翠的莊稼地。
真是隻巧舌的蝗鳥,可這滾燙的黃沙和冒煙的莊稼地頃刻會讓青蛙脫水的!一隻青蛙趕緊勸說蛙王。
烏龜爺爺都說久旱必蝗這是千古定律,一旦飛蝗成群,青蛙已經失去制約作用,人類會解決這場浩劫的。又一隻青蛙接過話。
大王,尋找到水源才是我族的最緊迫的事情!眾青蛙齊聲說。
請轉告貴首領,等到我族尋找到水源後再加入捕蝗行動。蛙王誠懇的對蝗鳥說。
蝗鳥只好翅膀一揮,蜥蜴們為蛙族讓開了道路。

  (三)
  蛙群根據烏龜爺爺的路線,找到了那條幹旱的支流,河床上有蝗蟲在飛舞,蛙群一口氣爬到群山腳下。
高高的大壩聳立在青蛙的眼前,蛙群興奮的爬上壩頂,幸運的是水庫裡還有半庫水。
蛙王帶著眾青蛙一頭扎進水庫洗澡,一路的疲倦也拋到九霄雲外。正準備上岸歇息時,一隻大紅冠的公雞立在他面前,眾青蛙趕緊潛水躲得遠遠的,貴為蛙族首領蛙王沒有逃離,他想看看大公雞想幹什麼。
請不要害怕,可愛的青蛙先生!大公雞友善的說。
公雞先生,我是蛙群的國王,初來此地,請你關照。蛙王鎮定的介紹了自己。
尊敬的國王,我是從附近養雞場逃出來的,大公雞自豪的說,我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
哦,我們從黃河三角洲趕來,持續的乾旱黃河已經斷流。國王希望得到大公雞的理解。
真糟糕,黃河三角洲可是個好地方啊,大公雞驚訝的說,看來一場蝗災就要來臨啊!
蝗蟲再怎麼囂張,應該不會欺凌到你我頭上吧?這裡有水,滿地又有吃不盡的蝗蟲。一隻老青蛙指了指飛蝗。
萬物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看似這裡是我們的樂園,看似眼前爆發的災難不會衝擊我們。大公雞緊張的在岸邊踱步,但是別忘了我們的人類夥伴。
人類?蛙王笑了,人類視我們青蛙是有益保護動物。
我在農場看過電視,人類今年計劃用5架飛機噴藥消滅飛蝗,一次性解決蝗災。大公雞激動的說。
噴藥毒死飛蝗等於毒殺蝗蟲的天敵,大公雞接著說,你我吃了毒死的飛蝗也會中毒,成千上萬噸的藥物更會毀壞我們的水源和土壤。
蛙王剛說完自己對蝗鳥的承諾時,騙子大杜鵑出現在空中捕捉蝗蟲,蛙王遠遠的跟大杜鵑打招呼。
我尊敬的國王,世界真小,我們又見面了。大杜鵑笑著說。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騙了我們青蛙兩天的口糧!一隻大青蛙遠遠的說。
求雨不成功的事情,還請國王的諒解!大杜鵑誠懇的說。
大公雞聽了大杜鵑的事蹟後捂嘴大笑,大杜鵑虧你還是人類冊封的益鳥,應該明確你當前的職責。
大杜鵑連連說是,稱應該為消除蝗災出力。大公雞接過話,既然蝗鳥和蜥蜴組建了捕蝗別動隊,並派出使者邀請大家一起行動,我們就不應該辜負老天賜給的這一身本領。
蛙王與大杜鵑顯得有些慚愧,明白了應該聯手才能控制蝗蟲的做亂。
大公雞顯得很自信,誓言用行動證明不需要人類噴灑藥物也能控制蝗災。
聽你們說的這麼神聖,不知道我大杜鵑能幫什麼忙呢?大杜鵑謙虛的說。
時間緊迫,馬上傳信蝗鳥,我們大公雞、青蛙、大杜鵑也參加捕蝗別動隊,馬上集結在黃河神仙灣的河床,趕在人類飛機撒藥前控制飛蝗。大公雞堅決的說。
是!大杜鵑快速的煽動著翅膀箭一般的往黃河飛去。大公雞與蛙王示意他們也朝黃河河床走去。
就在蛙王與大杜鵑對話的同時,黃河兩岸的農地中兩名蝗蟲治理站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莊稼上蝗蟲的數量,只見他們在資料本上快速寫上:50只蝗蟲/㎡,工作人員迅速向蝗蟲防治中心彙報情況。指揮中心即刻命令,各飛行員注意,請載入農藥,保養飛機,原地待命。

  (四)
  太陽漸漸西移,刺眼的陽光開始變得柔和。在黃河下游的神仙灣是一片廣闊的大平原。大杜鵑、蝗鳥和蜥蜴組成的捕蝗別動隊準時集結到位。
大公雞與蛙王的隊伍也如期趕到神仙灣,蝗鳥首領做為捕蝗別動隊的發起者,正面向參戰分隊做戰鬥動員。
越來越多的飛蝗聚集在玉米地裡,它們不停的振動著後腿,發出的聲波猶如磁力一樣,原本分散獨處的飛蝗迅速靠攏,並統一飛舞。
大公雞悄悄的招撥出大杜鵑,揹著一隻肥大的大蜥蜴向附近的養殖場飛去,每到一處大蜥蜴就跑進場內把木門栓咬斷,總共放出了6萬隻雞和6萬隻鴨,統一由大公雞指揮行動,成幾個戰鬥方隊向神仙灣方向靠攏。
由蝗鳥指揮的神仙灣戰鬥率先打響,無數的飛蝗被蝗鳥和蜥蜴驅趕著,密密麻麻的飛蝗被分割成若干個組團,它們顯然不願意離開玉米地,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竄。
雞鴨分隊正以拉網的方式向神仙灣靠攏,亂竄的蝗蟲一下子醒悟過來,力量分散才讓他們處處捱打,分散的蝗蟲團急劇向中心旋轉,黑壓壓的像一團烏雲,外層湧動的蝗蟲露出了鋒利的倒刺。
蝗蟲兵團忽然又迅速變薄,像一張飄動的絲帶,不想與捕蝗別動隊繼續糾纏。蝗鳥招呼著大杜鵑,快速的在空中織出一張天網,蝗蟲帶刺的後腿瘋狂蹬向別動隊的身體,蝗鳥和大杜鵑急劇的拍打著翅膀,成堆成堆的蝗蟲被拍到地面,別動隊和蝗蟲兵團在空中陷入了拉鋸戰,蝗蟲兵團逃跑計劃落空。
蝗蟲兵團上密密麻麻的蝗蟲湧動著,迅速變身成8條腿的巨獸大怪,意圖嚇住捕蝗別動隊,從心裡上擊破對方。只見蛙王一聲號令,青蛙和蜥蜴分成幾組,勇敢的撲向蝗蟲巨獸的腿撕咬著,受了驚嚇的雞鴨也放開膽量的往巨獸的巨腿狠狠的啄去,湧動的蝗蟲競相逃離,巨獸轟然倒下,猶如倒下了半座土山。蝗蟲巨獸意圖靠人海戰術淹沒捕蝗別動隊的計劃落空。
蝗蟲繼續抱成一團伺機突圍,捕蝗別動隊空中和地面嚴密封鎖,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別動隊成員身上被不同程度的刺傷,而蝗蟲也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
大杜鵑大聲對蝗鳥說,為何我們不開啟一個缺口,把這群飛蝗趕入森林,再打下去我們的體力會跟不上的啊!
蝗鳥首領回應說,不能讓這群害蟲逃脫,一旦逃脫就會飛到臨近地區作亂,如果再與周邊的蝗蟲結合,後果將無法預料。
別動隊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蛙王突然想起了烏龜老爺爺講過人類的“圍師必闕”的典故,也就是圍城留一缺口的智慧,他招呼幾位頭領到耳邊言語幾聲後,眾頭領都悄悄的說,好計!
捕蝗別動隊嚴密的陣容似乎出現了裂痕,大杜鵑的戰鬥力正在降低,蝗蟲兵團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向大杜鵑瘋狂的衝擊,大杜鵑故意慢慢往水庫方向撤退。
捕蝗別動隊繼續包圍著蝗蟲巨獸,且戰且退到水庫大壩上空,蝗蟲兵團還不知道是計,被捕蝗別動隊圍困在水庫的中心。群鳥把蝗蟲兵團壓低,突然6萬隻鴨、青蛙和蜥蜴們“撲通撲通”衝進水中,水中隊員都用水噴向蝗蟲,成千上萬支水槍射向蝗蟲巨獸,成塊成塊的蝗蟲被衝了下來,要知道蝗蟲最害怕的是水。
戰鬥勝負已分,蝗蟲巨獸只有小部分趁亂逃到森林的深處,捕蝗別動隊終於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捕蝗別動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正在激戰的時候,人類已經命令5架灑藥飛機開到黃河兩岸平原上空,捕蝗別動隊的成員都傷心極了,動物們已經依靠自己的力量維護了心態平衡,而人類即將製造一場新的生態危機。
突然,飛機的機長與地面治蝗指揮中心通話,指揮中心不停的說,任務取消,返回待命!機長詢問原因,原來地面治蝗站得到養殖場請求,有6萬隻雞和6萬隻鴨進入平原地帶的玉米地,需重新評估蝗災後再定。
就在飛機返回的同時,黃河兩岸的農地中兩名蝗蟲治理站工作人員又出現了,正在清點蝗蟲的數量,他們在資料本上快速寫上:5只蝗蟲/㎡,工作人員迅速報告了情況,指揮中心命令,各飛行員注意,蝗蟲已經被雞鴨控制,任務取消。
據說,捕蝗別動隊的故事感動了上天,不久就下了一場甘露,蛙王帶領族群又返回到黃河三角洲。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