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 |
【商品名稱】: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 |
【藥品規格】: 312.5mg(C16H19N3O.S 2.0mg與C8H9NO5 62.5mg)。 |
【藥品成分】: 本品為複方製劑,其組分為阿莫西林和克拉維酸鉀。 |
【適應症狀】: 本品可用於治療如下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由產生β-內醯胺酶的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 2.耳鼻喉感染:由產生β-內醯胺酶的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鼻竇炎,中耳炎,扁桃體炎,咽炎。 3.面板及軟組織感染:由產生β-內醯胺酶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伯桿菌引起。如癤?膿腫?蜂窩組織炎?傷口感染?腹內膿毒症。 4.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由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或腸桿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盆腔炎?淋球菌性尿路感染及軟性下疳等。 5.其他感染:骨髓炎?敗血症?腹膜炎和手術後感染。 6.由氨苄青黴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療,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對氨苄青黴素敏感的微生物和產生β-內醯胺酶的微生物引發的複合感染均對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它的抗生素。因為阿莫西林在體外對肺炎鏈球菌比氨苄青黴素和青黴素更有效,因此對氨苄青黴素或青黴素中度敏感的絕大多數的肺炎鏈球菌對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為檢測致病菌及起對本品的敏感性,治療前應進行細菌學試驗。當感染可能涉及上述的產生β-內醯胺酶的微生物,在細菌學和敏感試驗得到結果前須開始治療。一旦知道結果,如需要,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用法用量】: 本品可直接吞服,或置於適量溫開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後服用。 1.一般成人及大於12歲兒童,每次2片,一日三次。 2. 7~12歲兒童,每次1.5片, 一日三次。 3. 1~7歲兒童,每次1片,一日三次。 4. 3個月~1歲兒童,每次半片,一日三次;嚴重感染時,劑量可加倍或遵醫囑。未經重新檢查,連續治療期不超過14天。 5. 對於腎功能受損患者:腎功能受損的病人(肌酐清除率>30ml/min)一般不要求減少劑量;嚴重腎功能受損的病人,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者,應適當減少劑量,延長給藥間隔。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結束後應加服一次。 |
【不良反應】: 1.本品一般耐受良好,不良反應多為輕度和一過性,以下是觀察到的不良反應:
2.常見胃腸道反應如腹瀉、噁心和嘔吐、腹部不適、胃腸脹氣等。
3.皮疹、蕁麻疹,尤其易發生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者。
4.可見過敏性休克、藥物熱和哮喘等。
5.偶見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藥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中樞神經系統:偶見頭痛,罕見失眠、焦慮、行為異常。對氨苄西林類抗生素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均應注意。 |
【藥品禁忌】: 青黴素皮試陽性反應者、對本品及其他青黴素類藥物過敏者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
【注意事項】: 1.患者每次開始服用本品前,必須先進行青黴素皮試。
2.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及有哮喘?溼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和嚴重肝功能障礙者慎用。
3.本品與其他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之間有交叉過敏性。若有過敏反應產生,則應立即停用本品,並採取相應措施。
4.本品和氨苄西林有完全交叉耐藥性,與其他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有交叉耐藥性。
5.腎功能減退者應根據血漿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或給藥間隔;血液透析可影響本品中阿莫西林的血藥濃度,因此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及結束時應加服本品1次。
6.對懷疑為伴梅毒損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本品前應進行暗視野檢查,並至少在4個月內,每月接受血清試驗一次。
7.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本品者,應定期檢查肝?腎?造血系統功能和檢測血清鉀或鈉。
8.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
(1)硫酸銅法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但葡萄糖酶試驗法不受影響。
(2)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升高。
9.長期使用本品可能會導致梭狀芽孢桿菌過度生長,引發“抗生素相關性腸炎”應明確診斷。
10.本品極易吸潮變色,請注意妥善儲存,如遇藥片顏色變深,請不要服用。 |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H20052346 |
【生產企業】: 上海新亞藥業閔行有限公司(國產) |